查看原文
其他

让历史建筑重焕光彩——小记TJAD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6月13日(周六)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上海全市78处文物建筑将于当日9:00-16:00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正如往年活动的火热,今年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中山故居,以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铁路博物馆等仍旧将免费对公众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免费开放的文物建筑清单中,由TJAD保护与修缮的江湾体育场也出现在了参观列表中。


除了文物建筑免费开放,“文化遗产日”还有多项活动将陆续开展。今年4月已经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外滩历史文化街区,将在13日当天于外滩源新天安堂内举行揭牌仪式。由TJAD保护并改建的外滩三号、九号、十八号楼作为外滩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性建筑,将用其古典的面貌和新的功能,诠释历史建筑的新生。


江湾体育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


设计年份/建成年份:2004年/2006年

项目规模:运动场(4万人)、体育馆(5千人)、游泳池(5千人)

获奖情况:

2007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成果优秀奖

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三等奖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曾名上海市运动场)于1935年8月落成,包括运动场(4万人)、体育馆(5千人)、游泳池(5千人),由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建筑群,是“大上海计划”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198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运动场西立面原状

体育馆内景原状

内场原状

东司令台西立面原状

保护与修缮工程通过对三大文物建筑(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全面、严谨与科学的保护与修缮,全面完整地保护和延续文化遗产的全面价值;并结合建筑功能、流线和更高标准的使用需求进行全面更新与提升,通过本工程,运动场建设成集体育运动、体育博物馆与体育休闲商业为一体的综合体,体育馆建设成为以国际武术中心为主的综合性中型体育馆,游泳池通过谨慎而巧妙的加顶,建设成为先进的温水水上运动休闲中心。


严格保护逻辑的全过程执行


以国际文物保护学界通行标准严格贯彻“遗产价值与‘原真性’评估——全面的保护策略——各部分的严格干预措施”贯穿工程全过程。整体的保护策略和干预包括:

(1) 建筑外立面的修缮、局部复原和全面保养;

(2) 综合考虑新使用功能的要求,恢复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的整体格局、功能、流线和空间;

(3) 按照现行规范的荷载要求进行全面的结构加固;

(4) 建筑设备全面升级以符合现代使用的要求;

(5) 全面修复和保护体现文物价值的建筑装饰、构造、材料和设备,谨慎地进行局部复原;

(6) 在老建筑中加新建部分满足的使用功能,使建筑获得新生;

(7) 主要室内节点空间的复原与整饬。



关键修缮技术


通过预研、多方案实验、多样板实样研究和施工全过程严格监控,在一些关键保护修缮技术创新和最终效果有所突破,很好地达到了严格保护和高标准使用的二者兼得。主要反映在以下重要技术环节:

  • 25000平方米清水红砖墙与斩假石外墙面的修缮;

  • 30000平方米大看台可逆性防水保护与修缮;

  • 体育馆采光屋面修复;

  • 游泳池大跨度轻制钢结构采光屋顶。



寓新予旧的设计


对建筑原有空间再利用完成原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注入文物建筑新生命力。“寓新予旧”的设计,毫不含糊地交代新与老的逻辑关系,以获得新、老形式、材料间碰撞出现的独特审美效果,为都市时尚休闲活动提供更好品质的使用空间。主要表现在:

  • 运动场看台下空间的体育商业与体育博物馆的再利用,环廊的保护和空间的商业空间的再生;

  • 体育馆比赛大厅的保护与整饬;

  • 游泳池加顶的更新设计



外滩三号楼保护性改建


设计年份/建成年份:2000年/2005年

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获奖情况:2007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保护修缮后的外立面

上海外滩三号楼原为英商有利银行行址,建于1916年,是上海第一座钢框架结构的建筑,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外貌为带有巴洛克装饰的折衷主义风格,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外立面较完好,内部经历年使用,原室内装饰所剩无几。


设计采用保护性改建的方法,赋予了建筑新的功能,开发实用艺术样品展示、画廊、餐厅和酒吧等功能,丰富了外滩金融区文化生活;保护修复了外立面;保护和加固了原钢框架结构体系。而对内部空间的改建,除保护仅有的原门厅装饰外,在无法寻求原始依据的情况下,采用一种适合建筑个性的全新风格,用几何图形的语汇,通过对主楼梯、电梯厅和东、西内院空间的改建,给建筑以新生。

四楼法国餐厅

塔楼和屋顶露台


外滩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保护与再生工程

设计时间:2001年/2004年

建筑面积:1672.5平方米

得奖情况:

2007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三等奖

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为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英国莫利逊(Morrison)洋行设计,是“洋务运动”后对中国最具象征性和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物之一。然而经过百年沧桑,该建筑已遭严重破坏。本保护与再生工程是对建筑整体的改造,分别针对外观、建筑结构以及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复原、修复和加固。

首先是外观的复原。去除外立面柱间的后加钢窗及隔墙,完全恢复历史上敞开的柱廊。以分块切割、剔除的方法去掉外墙表面的水泥砂浆,使原红色清水砖墙重新裸露出来,再以引进德国修复砖墙的专项技术,对清水砖墙、砖饰门窗套进行修复;其次是室内的再生。去除杂赘,恢复其原空间格局的情况下作适当的修景设计,慎重处理保留修复部分和更新延展部分的关系,使空间变化的新旧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视觉和利用效果。在恢复后的坡屋顶内,设计了“古韵新风”的招商局会所,中央为会议室,并利用了每一处边角空间设置酒吧、视听、会客等场所。

本工程结构加固方案,保留历史原有墙体,内部由现浇砼框架置换历史上已多次改动且已濒危的钢木柱梁及楼、屋面。为加固百年地基,在极其困难的室内施工条件下设置了800mm厚梁板式基础。


外滩十八号楼保护性改建


设计年份/建成年份:2003年/2005年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合作设计单位:意大利 柯凯 kokaistudios

得奖情况: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2007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成果银奖


大楼建于1923年,原名麦加利银行大楼,曾为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总部,1920年由公和洋行设计;1955年银行迁址以来,更名春江大楼并历经多家单位使用整改而失去空间原貌。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电梯厅原状

该项目的方法是保留原有外观形式和特色空间及工艺,在尊重历史价值的前提下更新功能和加固结构,改建装修方案必须遵循原有的设计精髓。在新的商业开发和文物保护矛盾冲突间寻找平衡点,是本设计的最大挑战;如何创造性的平衡功能布局与设备及结构空间的关系,是本案的特色。


改建后的主楼梯间


改建后的电梯厅

在设计概念上遵循当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原真性”和“可逆性”原则,按照Palmers & Turner Architects原始图纸和各时期使用单位改建后的现状图纸作为历史资料,尽量以传统工艺辅以当代技术,在发掘并尊重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更新设计,保证受保护部位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新加建部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反映当代特征,在大楼历史记忆与新功能之间维持平衡,实现古典气质与当代性的完美融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TJAD参与的历史保护建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